为持续深化“聚焦课堂,提质增效” 教学工作核心,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根基,新学期开始,校长余闯、副校长汪焰带领教务处相关负责人,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课堂听课、巡课,为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推进注入新动能。
校领导聚焦课堂教学,听取了光电制造学院蔡承宇老师的《机械基础及测量技术课程设计》、人工智能学院王丽亚老师的《自然语言处理》、设计与数字艺术学院黄安然老师的《构成基础》以及黄小洁老师的《眼病学》等课程。校领导全程专注记录,细致观察教师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运用、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师生互动效果,对每门课程的教学亮点与待改进之处进行深入梳理,并与授课教师展开一对一交流,在充分肯定教师教学热情与专业能力的同时,针对课堂优化提出具体指导意见。

汪焰在课后与老师深入交流指出:一要关注学生身边的设计案例,增加趣味性互动环节,提升课堂吸引力;二要加强教学数字资源的应用,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设计教学任务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;三要强化教研室集体协作,共同设计更多真实实践场景,增强学生职业素养。
在深度听课基础上,余闯通过“现场推门 +视频监控 + 电子班牌”等巡课方式全面检查开学上课情况。一是现场推门巡课:以随机推门形式进入多个教室,现场检查教师到岗及时性、教师教学状态,以及学生听课状态、课堂纪律情况。二是监控视频巡课:调取监控视频,对各课堂教室进行回溯式检查,重点监督课堂秩序维护、教师教学规范执行等细节。三是电子牌板系统巡课:借助教室门口的电子牌板巡课系统,实时查看各教室教学情况,实现“随时随地巡查实时课堂”,既不干扰课堂,又提升巡课灵活性。
最后,余闯强调指出:一要构建并完善“深度听课+智慧巡课”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建立立体化保障机制,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精准把脉和全过程规范,推动形成重质量、抓细节、促提升的教学氛围。二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帮扶与专业发展指导,通过常态化听课、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三要主动适应新时代、AI技术及新学情要求,转变教师角色定位,从“知识传授者”转向“学生成长赋能者”,落实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