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要求,国际商贸学院积极探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新路径,推动学生干部、班主任、辅导员、思政专任教师、就业导师等多元育人力量常态化下沉社区,将思政教育、学业指导、就业服务、管理保障延伸到学生“家门口”,打通了育人工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社区育人效能显著提升。
一、党建引领,学生干部成为社区“主心骨”
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、团学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,在学生社区设立“网格员”与“楼层长”制度。学生干部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,而是化身为信息员、联络员和服务员。他们定期走访宿舍,收集同学们在生活、学习上的困难与建议,及时向学院反馈;协助组织社区文化活动,如寝室文化节、读书分享会等,营造了积极向上、团结友爱的社区氛围。学生干部的深度参与,使社区管理更具温度,也锻炼了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能力。

二、精准滴灌,班主任、辅导员筑牢社区“育人基”
学院明确要求班主任、辅导员将工作阵地前移,常态化入驻社区。辅导员办公室、谈心谈话室在社区内挂牌亮身份,实现了与学生“面对面、零距离”的交流。辅导员依托社区,开展精准化的思想动态摸排和日常事务管理,将安全稳定、奖助贷补等工作做细做实。班主任则深入学生宿舍,开展专业思想引导、学业困难帮扶和生涯规划初步指导,针对学业预警学生,在社区内进行“一对一”谈心,帮助他们分析原因、找回学习状态。这种“浸润式”的工作模式,使思政工作和学业指导更接地气、更具实效。

三、价值引领,思政教师打造社区“思想源”
为破解思政教育“硬融入”的问题,学院邀请思政课专任教师走进学生社区,开设“社区思政微课堂”和“理论热点面对面”沙龙。教师们围绕时事政策、社会热点和青年困惑,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同学们展开讨论,用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阐释党的创新理论,使思政教育从“大水漫灌”变为“精准滴灌”,让真理的味道在社区里飘香。这一举措有效延伸了思政课堂,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,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筑牢思想根基。

四、职引未来,就业导师架设社区“就业桥”
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学院将就业指导与服务端口前移至学生社区。由学院领导、专业负责人、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就业导师团,定期在社区“就业指导服务站”坐班。他们开展“简历门诊”,为毕业生修改完善求职简历;组织“模拟面试”,提升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;举办小型行业分享会,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。对于低年级学生,就业导师则通过生涯团辅活动,帮助他们提早进行职业规划。这种“下沉式”的就业指导,实现了就业服务“不断线”,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就业焦虑,提升了求职竞争力。
五、成效显著,社区治理与育人水平双提升
通过多元力量的协同下沉,国际商贸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已从一个单纯的生活空间,转变为一个集思想引领、学业帮扶、生活服务、文化交流、就业指导于一体的育人新高地。社区内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,学生的困难与诉求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响应;师生关系更加紧密,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;学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。

未来,国际商贸学院将继续深化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内涵,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,努力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、“三全育人”的实践园地、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。